兜兜转转载,杨月圆梦巴黎!

2024-09-08 23:37:20 体育赛事 杰群

夺金后,杨月身披五星红旗。王鹏、王晓慧/摄(下同)

“宝贝,妈妈赢了!”宣布夺金后,杨月冲着记者的采访镜头大喊。

巴黎时间9月1日,巴黎残奥会女子铁饼F64级决赛,中国队选手杨月以42米39的成绩夺冠,这块金牌,她等了22年。

“坚守22年,这是我第一次拿到残奥会的铁饼金牌。”赛后,杨月接受《华夏时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2008年北京残奥会,她因为合级(残奥会比赛,针对不同的残疾类型设定了相应的分级)与铁饼金牌失之交臂;2012年伦敦残奥会,她的主项因不立项而转换铅球,赢得一枚银牌;2016年里约残奥会,她赛前因膝盖半月板受伤手术,术后恢复欠佳赢得一枚银牌;2021年东京残奥会,产后不久的杨月参赛,赢得一枚银牌,始终与金牌失之交臂。

兜兜转转了22年,今年,杨月第六次出征残奥会,终于在巴黎残奥会上收获铁饼金牌。夺金当晚,杨月美美地睡了一觉,兜兜转转载,杨月圆梦巴黎!她很久没有睡得那么踏实了。

22载,逐梦金牌

杨月儿时因病致残,但她依然对生活充满热情,并在投掷类体育项目中脱颖而出。

1983年,杨月出生在大连庄河市青堆镇一个农家小院,两岁那年,因病误诊左脚落下了残疾,脚需侧着行走,肢体3级残疾。经过多次的手术后,她终于可以像普通孩子一样正着穿鞋了,但走路依然非常困难。

即便身体不便,她依然对体育充满热爱,老师和同学们也鼓励她参加学校的体育活动,其中,她在投掷垒球和铁饼方面的成绩尤其突出,为此,被选为校队投掷垒球和铁饼。

2002年,辽宁省残疾人田径队希望她能加入投掷组,但当时的她内心有点抵触,只因她不喜欢“残疾人”这三个字。

不过,杨月的爸爸鼓励她去看看,就这样,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到了辽宁省残疾人田径队。她惊奇地发现,队友们的状态跟她想象中大相径庭。

“我的腿有毛病,所以,我从小就会下意识地遮掩这个缺陷,但是,我看到田径队队员们特别坦然地穿着假肢,假肢就是一个细细的铁管,它们就那么自然地展露在众人面前,似乎它就是身体的一部分,队员们虽然是残疾人,但是一点不影响他们对生活的热情,相反,他们都特别自信。”那时的杨月一下子觉得,残疾也没什么可自卑的,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。

队员们的乐观和坚强,深深震撼到了杨月,此后,她的心态发生了彻底的改变。当年,杨月入选了辽宁省残疾人田径队。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,让杨月从省队入选国家队。

2003年,杨月首次参加全国残运会就获得了铁饼项目金牌和标枪项目银牌。凭借着对体育事业的一腔热爱和艰苦训练,杨月共获得过4枚残奥会银牌、2枚残疾人田径世锦赛金牌、2枚亚残运会金牌和3枚全国残运会金牌,并多次打破世界纪录。

2020年,杨月的女儿出生,原以为要错过的2020年东京残奥会,因为疫情推迟了一年,杨月迎头赶上。然而,产后复出、重新回到田径场上的杨月,体能大不如前。

不过,当时的她始终有个执念,作为一名母亲,她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,妈妈虽然身体上和别人不一样,但是妈妈别的地方可能是别人的妈妈没有的。

为了这个执念,杨月变得更加自强、自立和乐观,在遇到困难的时候,她从来没有放弃过。终于,经过层层筛选,杨月顺利拿到东京残奥会的入场券,并最终拿到了亚军。

是妈妈,也是女儿

连续参加五届残奥会,共获得4枚奥运会银牌,“成为残奥冠军”的梦想在她内心生根发芽,这次跟随国家队第六次出征残奥会,杨月终于让国歌因自己而在世界舞台奏响。

巴黎残奥会女子铁饼F64级比赛中,中国选手杨月(中)和姚娟(左)站在领奖台上。

“备赛时,我给自己的目标是超越自我,如今,应该算是实现了自己的预期,也完成自己的使命。而且,作为一个妈妈,我给孩子在这样大的舞台上,留下一个积极向上的榜样的力量。”杨月告诉记者,赛后,她拿着手机跟家里打了一个视频,看到女儿高兴得在屋里又蹦又跳。

而作为女儿,她同样是父母的骄傲。据记者了解,杨月夺金后,她的妈妈激动地流出了眼泪,她的爸爸则走到门外放了一个大大的烟花。

为了这块金牌,杨月坚守了22年;为了这块金牌,家人也支持了她22年。

“有这样一句话:‘如果故事的结局不够完美,那就是还没到结局’。中间我但凡想过放弃,都不可能拿到这块金牌。”杨月说,很多事情得坚持、坚持、再坚持,可能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。

如今的杨月非常自信,在她看来,残疾人不用遮掩自己的残疾部位,因为,那只是我们的一个特点,并非缺点。残疾人只要内心是健全的,同样可以活得阳光而洒脱。

赛后,杨月在朋友圈晒出了金牌照片并写道:“相信坚持的力量。”

巴黎残奥会女子铁饼F64级比赛中,中国选手杨月和姚娟包揽了金银牌,赛后,二人紧紧拥抱在一起。

9月5日,杨月在巴黎残奥会田径女子铅球F64级决赛中,又以11米77的成绩获得季军。这些残奥会奖牌,充分彰显了残疾人运动员“敢杀敢闯”的拼搏精神和秉承信念、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。

如今,杨月已经是家乡庄河市的一名田径教练,但她仍然向往赛场,她享受比赛的过程。在她看来,体育不是为了投多远、跑多快,而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、更强大。

一个个顽强拼搏的身影,一次次锲而不舍的努力,勾勒出中国残疾人运动员的奋进轨迹,激励更多人勇敢追梦——这是体育的魅力,也是残奥会带给人们的精神财富。

责任编辑:方凤娇主编:文梅

搜索
最近发表
标签列表